雖然說 MacOS X 內建的 vim 版本已經很新 (v7.2, 2008-08-09),但有些軟體會利用到最新版 vim 的功能 (v7.3, 2010-08-15),如T客邦介紹的:vmail (see Prerequisites),就一定要使用 vim v7.3 才能正確運作,那麼要如何升級 MacOS 中內建的 vim 呢?
我一開始先找到了這個參考資料,直接下載最新版的 vim source code 來自己編譯 & 安裝,雖然步驟看來沒啥特別,但是後來沒有成功。又經過一番搜尋之後,我發現一個更簡單的作法,只要安裝 MacVim (a port of the text editor Vim to MacOS X,之後再開啟 terminal 修改 home 目錄下的 .profile 隱藏檔,加上以下兩行即可:
alias vim=/Applications/MacVim.app/Contents/MacOS/Vim
alias vi=vim
簡單說就是把vim這個指令作為MacVim執行檔的alias就可以了。要確認此 alias 是否生效,要先登出再登入 OS,再於 terminal 執行 vim --version 來確認目前執行的是最新版 (v7.3) 的 vim。
有些資料會寫說在 home 目錄下新增一個原本不存在的 .bash_profile 隱藏檔(跟一般 linux 一樣),而後在 .bash_profile 中加上那兩行就可以,但我測試以後發現 .bash_profile 沒有作用,在 Mac OS 中還是直接修改 home 目錄下原本就已經存在的 .profile 隱藏檔比較正確&有效。
參考資料:
2011年2月2日
2011年1月7日
如何將外接硬碟格式化給 Mac 做 Time Machine 備份,同時又可繼續在 Windows/Linux 系統中使用
從去年12月多開始,我開始使用 Mac mini 作為工作機(要遠端連到 Mac Pro / Xserve 的話必須使用 Mac 上特殊的專屬軟體)。這台機器出廠時所附的 OS 是 Mac OS 10.5 Leopard,我用了一陣子以後想要升級到最新版的 10.6 Snow Leopard (10.6.5),在升級前就順便熟悉一下 Mac 內建的系統備份機制-Time Machine,沒想到在把我的 2.5" 外接硬碟設定為 Time Machine 備份媒體時遇到一些小問題。
在 Time Machine 的設定畫面中可以看到,若該 partition 的檔案系統不支援作為 Time Machine 的備份媒體(也就是非 Mac OS Extended (Journaled) 的檔案系統格式),就會出現「reformat required (incompatible filesystem)」的訊息(如「DATA」那個 partition):
經過一番摸索,為了使用上的便利性,加上現在外接硬碟容量多半都很大用不完 (500/640G 起跳),因此我決定把這顆硬碟切成兩個 partition:一個使用 Mac OS Extended (Journaled) 檔案系統(for Time Machine),另一個使用 NTFS 檔案系統(for Windows/Linux),這樣比較不傷腦筋。
(如果把整個磁碟格式化成 Mac OS Extended (Journaled),不管是 Windows/Linux 都無法寫入;若把整個磁碟格式化成 NTFS,又無法用來作為 Time Machine 的備份磁碟。)
這個工作可以輕易的使用 MacOS 內建的 Disk Utility 完成,首先從 Applications -> Utilities 中執行 Disk Utility,接著右邊的幾個 tab 就是主要的功能,都很簡單易用,切到「Partition」後,因為懶惰的關係我就直接在 Volume Scheme 選了2 Partitions(就是把整個磁碟對切成兩半):
分別命名以及設定 Format 以後,點選右下角的 Apply 就可以了。
完成後的兩個 partition 格式如下 (在 MacOS 中看到的 partition 資訊):
Windows 只能讀到 DATA 這個格式為 NTFS 的 partition:
接下來回到 Time Machine 的設定畫面,在 Select Disk 的地方選擇剛剛格式化成 Mac OS Extended (Journaled) 的那個 partition 就可以了:
至於 Mac 不支援 NTFS 寫入的問題,請教過 Mac 老手以後,發現有以下幾個解決方案:
根據該老手的說法,Paragon NTFS for Mac 使用起來相當穩定。
以上就是我第一次在 Mac 上設定 Time Machine 備份的心得,希望以後會有更多跟 Mac 有關的文章 :D
在 Time Machine 的設定畫面中可以看到,若該 partition 的檔案系統不支援作為 Time Machine 的備份媒體(也就是非 Mac OS Extended (Journaled) 的檔案系統格式),就會出現「reformat required (incompatible filesystem)」的訊息(如「DATA」那個 partition):
經過一番摸索,為了使用上的便利性,加上現在外接硬碟容量多半都很大用不完 (500/640G 起跳),因此我決定把這顆硬碟切成兩個 partition:一個使用 Mac OS Extended (Journaled) 檔案系統(for Time Machine),另一個使用 NTFS 檔案系統(for Windows/Linux),這樣比較不傷腦筋。
(如果把整個磁碟格式化成 Mac OS Extended (Journaled),不管是 Windows/Linux 都無法寫入;
這個工作可以輕易的使用 MacOS 內建的 Disk Utility 完成,首先從 Applications -> Utilities 中執行 Disk Utility,接著右邊的幾個 tab 就是主要的功能,都很簡單易用,切到「Partition」後,因為懶惰的關係我就直接在 Volume Scheme 選了2 Partitions(就是把整個磁碟對切成兩半):
分別命名以及設定 Format 以後,點選右下角的 Apply 就可以了。
完成後的兩個 partition 格式如下 (在 MacOS 中看到的 partition 資訊):
Windows 只能讀到 DATA 這個格式為 NTFS 的 partition:
接下來回到 Time Machine 的設定畫面,在 Select Disk 的地方選擇剛剛格式化成 Mac OS Extended (Journaled) 的那個 partition 就可以了:
至於 Mac 不支援 NTFS 寫入的問題,請教過 Mac 老手以後,發現有以下幾個解決方案:
- NTFS Mounter:可開啟MacOS內建的NTFS寫入功能(預設僅唯讀),這是免費軟體,缺點是必須手動掛載。我覺得用起來還蠻簡單的,目前使用上也沒什麼問題。
- Paragon NTFS for Mac® OS X 8.0:目前有特價 USD $19.95 (聽說原價是 USD $39.95),由於目前我還不想花錢買 Mac 的軟體所以沒測試,但既然是商業軟體,應該要有不錯的品質。
- 用 MacOSX 10.6.5 內建的 exFAT,可參考 http://www.macuknow.com/node/7302。要注意的是 exFAT 要在 MacOSX 10.6.5 才有內建支援,10.5.X 是無法掛載 exFAT partition 的。我自己測試的結果是,雖然在 Windows 7 中對磁碟格式化時可選擇 exFAT 格式,但由 Mac 格式化成 exFAT 的磁碟在 Windows 7 中也無法正確掛載,也就無法讀取磁碟中的檔案了。
根據該老手的說法,Paragon NTFS for Mac 使用起來相當穩定。
以上就是我第一次在 Mac 上設定 Time Machine 備份的心得,希望以後會有更多跟 Mac 有關的文章 :D
訂閱:
文章 (Atom)
Google Spreadsheet 裡用規則運算式
最近因為工作關係,遇到要用 Google Form 及 Google Sheet 所以研究了 Google Sheet 裡的一些 function 怎麼用 首先,分享一下如何在 Google Sheet 裡用規則運算 :D
-
今天坎尼去上課老師講了一題很有趣的題目 所以回到家坎尼就順手試驗了一下 I. XOR (exclusive OR) XOR 是邏輯運算子之一,定義為: 當兩數的值不同才為 true,相同則為 false 其他相關說明可以參考 維基百科:XOR II. 程式 以往的做法會宣...
-
好久沒開 Chart Control 議題了 剛好前陣子 Codeplex 出現可以輕鬆建立 Excel 檔案的 Library- NPOI 於是坎尼想說研究一下,看能不能把 Chart Control 匯出圖片到 Excel 中 沒想到只花了不到1小時就研究...
-
上個週末打開一個影片檔,發現字幕檔是中英文混合的,造成字幕吃掉畫面很大的空間, 打開字幕檔一看,果然每一段時間都有先英文後中文的字幕: 因此我想要自己作成「只有中文」&「只有英文」兩個字幕檔,但這個檔案有6418 行,如果要手動一行一行的刪除...